English

在深厚的文化底蘊體現在榮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

2021 01 04 10:40來源: admin

 

  中新網重慶11月26日電 題:重慶榮昌三大國家級“非遺”再出發:動態傳承“活”在當下

  中新網記者 韓璐

  重慶市榮昌區地處成渝主軸黃金聯結點上,是成渝合作的“橋頭堡”。榮昌取自“繁榮昌盛”之意,雅稱“海棠香國”,是一座擁有1262年曆史的文化名城。

  在深厚的文化底蘊體現在榮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上:距今已有上千年曆史的榮昌夏布織造技藝,被譽為紡織品的“活化石”。始於宋代的榮昌折扇,也叫“巴蜀扇”,與江蘇蘇州的絹綢扇、浙江杭州的書畫扇共譽為“中國三大名扇”。有800年生産歷史的榮昌陶器和江蘇宜興紫砂陶、雲南建水陶、廣西欽州坭興陶並稱為“中國四大名陶”。

  在今年榮昌區舉行的一場網路直播帶貨中,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就當起了主播,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榮昌夏布、榮昌陶、榮昌折扇“代言”。網路銷售為榮昌的“非遺”打開了新的知名度和美譽度。在榮昌的非遺傳承人們眼中,“非遺”不應該活在過去,也需要通過動態傳承,讓文化遺産“活”在當下、“活”得長久。

  夏布是以中國特有的紡織農作物苧麻為原料生産的手工紡織品,具有挺括、涼爽、透氣、抗菌等優點,製作流程十分複雜而考究,已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,堪稱“中國國寶”。

  過去,夏布以坯布出口為主,附加值低,雖然每年從日韓市場就獲得數億元銷售收入,但行情不好的時候利潤尚不足千萬元。

  “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,夏布出口受到影響。但中國國內對生態、健康産品消費增加。榮昌的夏布企業抓住機遇,開發家居、文創等夏布終端消費産品,開拓國內市場。現在夏布出口量下降了,但利潤率大幅提高了。”榮昌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説。

  記者在榮昌天運夏布會館上下兩層樓的陳列大廳裏看到,這裡不僅展示著用夏布製作的茶席、茶杯墊、折扇、屏風等工藝品,還有襪子、圍巾、襯衣、睡衣等傳統服飾。

  “現在我們還研發了被套、床單、蚊帳等床上用品。展示的夏布産品售價在幾十元人民幣到幾千元。”榮昌夏布織造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馬琳沁告訴記者,以前他們的業務主要是組織村民種植苧麻,再把苧麻皮加工成坯布賣到日本和韓國等地。

  “粗加工産品主要是靠量取勝,本身價格不高”。馬琳沁説,幾年前,公司開始轉型,根據海外客戶的設計把坯布加工成各種夏布産品後再出口。之後,公司又開始自建設計團隊,開發適合國內用戶的産品。

  疫情發生以來,海外市場銷量銳減。為了應對危機,馬琳沁帶著團隊加大國內市場的拓展力度。“我們今年推出的新産品,除了夏布襪子,還有針對疫情能用的夏布口罩。夏布口罩解決了傳統不織布口罩透氣性差、容易導致皮膚過敏等問題。”馬琳沁説,口罩推出後市場反應很好,已經收到了部分訂單。

  榮昌最大規模的夏布企業——加合夏布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黃秀英告訴記者,在疫情中等待國際市場回暖會非常被動,出路是主動出擊,調整産品線,針對國內市場做開發。

  為了讓榮昌夏布走進更多普通民眾家庭,黃秀英帶著團隊確立了“雙輪驅動”的發展戰略,即生産手工布和機織布兩個産品系列。手工部生産高端工藝品,機織布主要生産服裝、床上用品等量大面廣的日用紡織品。黃秀英估計,今年國內市場銷售佔比將從往年的兩成提高到五成以上。

  師承國家級折扇製作工藝非遺傳承人陳子福的李開軍,在榮昌經營一家折扇店。作為榮昌折扇的推廣者,他認為榮昌折扇與夏布同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,在如今這個社會環境中有著許多共同的特點:工藝要求高,市場需求有限,投入與回收不成正比。

  李開軍告訴記者,榮昌折扇要想煥發新生,得到年輕一代的消費者認可,必須推出實用性以外的特點。“將折扇和夏布相結合,或許能改善這兩項國家級非遺所處的困境。”

  李開軍嘗試用夏布來做折扇的扇面,在夏布扇面上進行作畫,並將夏布扇定位為“精益求精”的工藝品。“現在,榮昌折扇在扇骨雕刻、燙花、扇面打磨、繪畫等工藝上精益求精,消費人群也逐漸年輕化。”李開軍説。

【 責任編輯:admin 】

相關內容


友誼鏈接

關於我們 | 本網動態 | 轉載申請 | 聯繫我們 | 版權聲明 | 法律顧問

版權所有 © 繁体7。 版權所有。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複製或再版。